盧森堡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也是歐盟多個下設機構的所在地,包括歐洲法院,歐洲審計院,歐洲投資銀行,被稱為繼比利時布魯塞爾和法國史特拉斯堡之後的歐盟第三首都。
從盧森堡火車站出來往右邊的自由大道一直走,約15分鐘就會來到憲法廣場(Place de la Constitution)。
2016年12月去剛好有聖誕市集,所以廣場上很熱鬧,不過此次行程去了德法聖誕市集,就沒有特地在盧森堡聖誕市集逛太久,賣的東西就跟德國差不多。平日來就只有空曠的廣場,不過可以看很棒的view。
聖誕飾品是每個聖誕市集必賣的商品。
憲法廣場是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在老城區峽谷邊上。這裡是俯瞰整個市區大峽谷及上面著名的阿道夫大橋的最佳位置,廣場上的Gëlle Fra紀念碑更是盧森堡的城市地標。
這是1923年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盧森堡士兵而修建的,高12米,頂部是象徵自由和抗爭的鍍金少女像出自本地藝術家克勞斯之手。1940年紀念碑因戰爭而受到損壞,1984年按原樣恢複,上面佇立的金色勝利女神雕像又被稱為Golden Lady紀念碑, 此女神像在上海世博會期間曾經被運至中國參展。 因為這個金色的女神像,又稱憲法廣場為小金人廣場。
阿道夫大橋(Pont Adolphe),建於20世紀初阿道夫大公統治時,當時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橋,全長153米。可惜去的時候正在整修,橋整個被包圍看不到。
憲法廣場對面就是聖母大教堂(Cathedrale Notre Dame)。
著名的晚期哥德式教複興時代的風格,以前這座文藝複興式的建築並沒有當作教堂,而是作為教會學校。1935年擴建工程之後,三個尖頂的帽子被加上去,成為了聖母堂。
教堂內供奉的是聖母瑪利亞,教堂北部門的結構是文藝複興時期藝術風格與巴洛克式風格相結合的產物。教堂內部玻璃上都是聖經的故事,非常美,內壇飾以名貴的雪花石膏雕像,牆柱上雕刻著阿拉式圖像。
離開聖母大教堂,走到市政廳後方的紀堯姆二世廣場(Place Guillaume II)。
廣場位於盧森堡老城區,市政廳和遊客服務中心都在廣場邊。
廣場中央建有一尊威廉二世騎馬銅像。
他雄赳赳氣昂昂地騎在馬上,右手拿著禮帽,兩眼正視前方,威武無比。
廣場平時莊嚴、肅穆,但到了周末則被作為市集。廣場上到處都是攤位,有鮮花、水果、蔬菜、日用品、衣物等,聖誕節期間則是聖誕市集。
小孩子玩得很開心的溜冰場。
離開主街後,因為假日很多店家都沒開,街上好冷清。
大公宮殿(Palais Grand-Ducal),盧森堡大公館1572年始建,歷時兩年建成西班牙文藝複興式的外觀。
連站崗的警衛都沒有。
目前大公館是盧森堡市的皇宮,盧森堡大公的正式居所,盧森堡大公在這裡履行大公國元首的職責。
大公宮殿後方往上走會來到伯克要賽(Bock Casemates)。
這裡是俯瞰盧森堡市最棒的地方。
盧森堡古堡,又稱伯克要塞。位於盧森堡舊城區東北部分的岬角。它的岩石峭壁塔被阿爾澤特河三面環繞,提供了天然的防禦。在963年齊格弗裏德伯爵建造他的“小城堡”時它就已經在這裡,它為盧森堡市日後發展成為現在的規模提供了基礎。幾個世紀以來,古堡一次又一次地在不停的加固、進攻和重建。勃艮第人、哈布斯堡人、西班牙人、普魯士人和法國人都曾為競爭這個軍事要塞而戰鬥過。直到1867年《倫敦協定》簽訂後,戰爭才停止。協定規定拆除防禦措施。
遊客寥寥無幾的街道。
另一個觀景台。
從最高點的伯克要賽走回憲法廣場,表示景點都走完了。
在聖誕市集上的紀念品攤位買了明信片和郵票,看到沒有整修的阿道夫橋明信片,覺得沒看到本人有點可惜。
盧森堡真的2.3個小時就夠了,不過還是比列支敦士登有看頭多了。